「教育商品化」與「合作式教育」

商業帶來了便利,帶來了繁榮,讓分工變得更精細,效率加倍提昇。生活在現代,從基本的生活所需,到奢華的享受,一樣樣都是「交易」。錢可以交易的東西不斷增加,為了賺錢,更新的產品被創造出來。想想看,在一百年前,洗身體跟洗頭髮的,是一樣還是兩樣呢?不只產品被更新,交易的方式也被更新。現在,用錢不只可以買到「東西」,更可以買「服務」,買「愛情」,買「關係」。

但我們卻相信,有些東西,不應該變成交易的商品。譬如教育。


教育是怎麼被當成商品的呢?請先想想,想到教育的時候,你會聯想到什麼。

在台灣,體制以外的教育往往掛上「文教機構」,「補習班」的招牌,這些機構(後面一律稱為「補習班」)的經營模式,就是把教育當作商品的一種方式。補習班的目標在於營利。這並不是說,補習班不提供教育,而是說它所提供的教育,無論內容或方式,主要取決於機構能否有最大的獲利。這個前提,卻往往和人與人之間細緻的關係,與真誠的溝通產生矛盾。

教育基本上是「教育者學生家長」三者之間的合作關係,但在商品化的機構中,機構的獲利目標穿透到三者的關係之中,使得人與人之間的彈性被僵化了,教育也被矮化為一場交易:金錢換服務。當「續班率」的沉重壓力壓在教育者的頭上,教育者就很難提供真誠的教育諮詢;當升學主義形塑的市場需求規定了教育者能提供的內容,教育者就很難從學生真正的需求,來衡量自己的教育內容。在商品化的關係中,教育者和學生都像是三明治中的火腿。教育者被夾在教育專業的理想,與教育現場的現實之間;學生則被夾在自己真誠的需要,與教育者和家長的壓力之間。家長付出了金錢以換取教育服務,但卻未必知道,教育已在這場交易中變質了,而只能選擇以「消費者」自居來要求服務品質,或是屈從於補習班基於市場考量而提供的「專業建議」。

這是我們所理解的「教育商品化」。商品化的教育帶來了便利,帶來了速食的知識,像一條升學主義的快車。這樣的教育不是沒有好處,譬如,某些學生或許可以靠著這班快車,擺脫被體制內教育複製階級的命運。起碼,每個人(家長或學生?)都可以挑選補習班,而不必像體制內那樣靠運氣跟紅包。然而我們卻認為,教育不能只是商品,不能只是服務。教育可以是一種「互助」的合作關係,有其助人工作的內涵。教育者不像去辦手機,提供申辦的服務的工作人員。教育者反而更像是醫生,社工,諮商師,更像是個助人工作者。助人的內涵不能被金錢交易捨棄。我們認為,這種真誠的,非商品的教育模式,應該成為一個所有人都能嘗試的選項。

我們認為,教育去商品化,可以從以下幾個層次來思考:1)教育機構去階層化;(2)以互助關係取代服務關係;(3)收費脈絡化;(4)公益教育行動。以下簡單說明這些想法。

教育者得在社會中生存下來,那麼,教育就不可能與金錢完全脫勾。問題就在於,如何在有金錢的關係中盡可能免於教育變成買賣的商品。我們希望提供給教育者的金錢,能被理解為是在支撐教育者的生活,而不是在購買他提供的教育服務。我們希望家長或其他人,是由於認同教育者提供的教育內容,認為他為社會提供了好的教育資源,因而付出金錢。金錢應該被放在「教育者學生家長」三者互助的關係裡來理解,教育者能夠提供的是教育,而家長能夠提供的是金錢,因此教育者和家長,就能各盡所能,相互幫助。

要改變金錢在教育關係中的意義,首先,教育者就必須是以一個個人的身份,來面對學生以及家長。教育者不是某某機構的代言人,不必聽從於某個家長與學生無法與之溝通的龐大組織。只有在個人身份的前提下,教育者才可能與學生和家長發展出互助的關係。這種互助關係的基本形式,是教育者提供教育,家長提供金錢,而學生則付出學習與成長。但這種關係又可以有各種彈性的發展。當教育者,家長,以及學生都脫下各自的面具,以個人的身份面對面時,就能開誠布公的談論更深層的問題,進行更真誠的教育。學生可以轉為教育者,家長和教育者可以轉為學生,每個人所作所為不為一種具體的身份所限制,而是作為一個人,來將自己的所能貢獻到關係之中。這是我們所期待的教育關係。

以上是關於(1),(2)的意義,屬於比較理念層面的看法。而(3),(4),則是更實際的,該怎麼「算帳」。

我們認為理想上,教育的收費不能是一種「定價」,而應該是一種「脈絡化的收費」。既然教育關係中的金錢是為了支持教育者的生活方式,對不同的教育者,由於居住地的不同,生活中面臨的狀況不同,支持其生活狀況所需的金額,也就會有所不同。這種彈性的收費方式,需要教育者與家長雙方的配合,一方面,教育者需要明確告知收費背後的脈絡,支出的成本,付出的時間與所得之間的關係;另一方面,家長要能擺脫消費者的心態。消費者總是設法在付出同樣金錢的狀況下撈到最好的服務,但教育合作關係中的家長卻必須瞭解,金錢關係只是合作關係中的一環,他不會因為付出金錢而享有額外的權力,就如同教育者不應該因為身為教育提供者,就享有額外的權威一樣(所謂「教育專家」)。

這是教育關係中金錢交換的理想,但這種理想也同時凸顯了它的侷限。「脈絡化的收費」其實是依賴於一種自由心證的,對教育者和家長的要求,但這種要求卻很有可能在關係不穩固的狀況下變質。對教育者來說,難處在於,這種收費的觀念與社會的主流價值觀,實在相去甚遠,往往是煞費苦心的解釋後,成效卻頗為有限。尤其對出來乍到的家長來說,更是難以理解。我們所要求的,比「和家長與學生成為朋友」更多。找朋友買東西,一樣是買東西,但我們卻希望買賣關係能徹底被轉換。資本主義讓我們習慣交易,卻不習慣把金錢當作合作的一個環節。

或許,只有「捐助」這個方式,才比較接近合作的概念。

捐助承載了許多的意義,其中一項是合作。譬如這次的太陽花學運,公民的捐款並不是希望黑色島國青年聯盟提供「抗爭服務」。這筆捐款不是買賣,反而更像是為自己不能到場而表達歉意,表示精神同在,並支持活動繼續進行。這樣的捐款就是典型的合作關係,當事涉公益的時候,捐款就能成唯一股合作完成的力量。我們希望能夠以類似的方式推動有公益性質的教育行動,藉此更徹底的擺脫教育商品化。收費脈絡化(3)以及公益教育行動(4),即是我們想到在非商品化的教育中,兩種金錢關係的選項。

這是一篇論述性很高的文字,包含了不少濃縮的概念和推論,希望能盡可能清楚的說明推動非商品化教育背後的脈絡和理據。有些段落不免晦澀難明,大家可盡量提出來,以便討論和修正。

這篇文章像一塊石頭。但願能有更多石頭,交互堆疊,形成一座堡壘。


一座堅實的堡壘。在金錢的橫流中,守護著屬於「人」的價值。

1 則留言:

  1. 西方國家有個Nexus網站,一個提供各種單機遊戲的免費模組平台,網站有明確規定,上傳者不可主動在他的頁面或網站中的任何地方要求或暗示捐款,違者Ban帳,只能選擇開放捐款頁面並讓用戶自由贊助。
    這是我看過的一個比較純粹的案例,它基本上就是一個很純粹的主題社群,因為直接由官方權力規定收費方面的做法,並且會聚集在一起的用戶都是對該主題高度感興趣的人,所以形成了一種正面循環的發展,想要靠這樣東西賺錢的人也不會選擇來這個網站。
    另一個類似的也許是Github,免費提供程式源碼和大大小小的自製程式,這類型的網站往往有非常高度的自發聚集性,脫離了營利的框架,並且海納各種點子跟可能。

    回覆刪除